五十八个专业全部建在产业链上
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一体推进“实习—就业”联动育人
五十八个专业全部建在产业链上
本报讯(记者 周仕敏 通讯员 杨洪元李东鹏)今年已获得专升本入学资格的个专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24届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毕业生罗梓童这样回顾自己的成长轨迹:大一进校进入广西华谊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实习,其间接受企业师傅的业全授课,大三开始岗位实习。部建鸿雁哀鸣网化工车间里的产业所见所闻,让她即便选择专升本深造,链上依然坚定毕业后选择化工行业就业。个专“大学期间的业全实践经历,让我在化工企业更有优势。部建”罗梓童说。产业鸿雁哀鸣网
这份对未来的链上笃定,正是个专学校“就业定招生”产教融合育人机制的鲜明体现。
而2024届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朱丽文则交出另一份答卷。业全从安踏门店的部建实习生到店长,她的产业职业跃迁并非偶然。“学校的链上实习直通就业岗机制,让我大三就锁定了发展赛道。”朱丽文说。
目前,学校与广西玉柴机器集团有限公司等优质企业共建现代学徒制、现场工程师班63个,共建“实习—就业基地”54个,一体推进“实习—就业”联动育人,2025届学生实习转就业率高达70%。
“这些就业‘蓄水池’建在每个专业厚厚的产教融合育人台账里,这是学校完善‘招生—培养—实习—就业’全链条闭环反馈机制的重要依据,也是学校招生计划的‘指挥棒’。”学校招生就业处处长杨洪元说。
多年来,学校始终将“产业决定专业,就业倒逼专业”作为办学的“指南针”,把就业情况作为招生的“晴雨表”。每年制定招生计划时,各专业的就业去向落实率、本地就业率、就业薪资等指标都是决定专业招生规模的关键因素。
今年,学校领导访企拓岗调研发现,钦州产业园化工产业未来3年每年急需化工类人才超600人,于是学校第一时间调整招生计划,2025年化工类专业增加招生300人,而建筑类专业、幼教类专业则减少招生。
“该增就增,该减立减!”学校党委书记李振秋告诉记者,招生不够30人的新增专业撤销并引导学生另外选专业,这不用通过党委会和校长办公会,招生处和二级学院就可以决定。
“就业就是决定我们招生的‘晴雨表’,专业设置紧跟产业脉搏。”李振秋介绍,2024年,学校瞄准广西纺织等产业急需,果断新增急缺专业5个,撤销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不适应产业需求的专业6个,全校58个专业全部建在产业链上。
此外,学校还实时靶向开发“微专业”。针对建筑、设计等产业发展放缓的情况,学校及时开设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7个微专业,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新兴技能,提升就业竞争力。
截至7月8日,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25届毕业生中,去向落实率达87.94%,专业对口率达73.12%,留桂率达54.76%。从课堂到职场,以就业定招生,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用实实在在的行动,把“毕业即上岗”从口号变成现实。
[ 责编:邱晓琴 ]本文地址:http://zhejiang.gecampus.com/html/72d1299915.html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